在專業發展的會議或工作坊,能和教師有關乎基本理念或價值的互動,是令人欣喜的,今天我又遇上一次。
今天的工作坊原來要表達的訊息之一,是「學過不是學到」,重要的是設法讓學生「學到」,「學到」是「成效」,「學過」是「過程」,「過程」不能取代「成效」。
工作坊的尾聲,有老師問及:前人一直說「教育講求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和工作坊講求「成效」,有否矛盾?另有老師接著說,既然「求學不是求分數」,是否也不應講求「成效」?老師的問題,其實還令我聯想到那古老相傳的「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當場我眼見已經逾時,只能簡單回應。我提出,不同的話,要看針對甚麼而言。講求「成效」,不是輕視「過程」,「過程」也是重要的,我們強調的是不能以「過程」取代「成效」,不能誤以為做過了便算是做到了。
工作坊後,老師的問題仍然縈繞不去,我想,這問題對學習至為重要。
將「過程不能取代成效」的道理放諸學習,如以學生學到為目標,便總不能說,教師教過、學生學過,便假設學生學到,甚至說,教過、學過的過程比學到的結果重要。放諸學校改進計劃也一樣,不能以推動了計劃,便等同有所改進。
比方說,購置平板電腦讓學生學習,成效便理應放眼於學習,目標可以是基礎的以平板電腦如同工具書般查找資料的能力,也可以是較高階的判斷網上得來資訊真偽的資訊素養,但無論如何,成效目標決不應是購置多少具平板電腦。
至於前人所說的「教育講求過程」,針對的是另一問題:不理學生背景或基礎,只以最後結果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成果,甚至推斷其他素質。這是對教育或學生成長不理解所致。
我想起教學經驗中的一個實例。我曾教過一名中一學生,交來的習作簿總是邋遢不堪,紙是縐的,角是捲的,這頁有一灘菜汁,那頁又有水迹。都中一了,要求學生交來作業基本整潔,難道不合理嗎?但是,以此標準看這學生交來的作業,又可以判定學生自理能力不足,甚至推斷她對待課業的態度嗎?
其後一次家訪,讓我目睹那擠迫的居住環境,知道下課後該生長期乏人照料,向其年近七旬的姑母了解過後,得悉學生上小學的經歷,我大抵判斷,現在天天回校上課,甚至有家課可交,該生已有望納回正軌,可算有一定進步。至於作業整潔,不是不要求,但那不應當時的要求。不是當時,可以是稍後,最後當然又不只是整潔。這當中考量起點、過程的思路,可以視之為一種「發展」(Developmental),而不是只看「結果」(Judgemental)的觀點。
從這個意義上,求進、求發展,必先求一個過程和空間,這樣才是「教育」的(Educational)。前人說的「教育講求過程」,我猜大抵是這個意思。然而,重視過程,並不是以過程取代成效,反之,過程給學生怎樣的經歷或機會,即教學設計的關鍵,必須指向一定的成效目標,而不是取代「成效」。(理解「成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