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4

李國章「飯桶論」之通識試題分享

為了推銷最新課程改革大計,李國章先生反駁課改所需師資培訓時間不足的說法,他說,要「信任教師」,昨天在商業電台的節目中說:「係對老師投信任票,如果我覺得老師做唔到既,亦唔會推出來,咁我只可以話,我地而家成班老師都係飯桶架啦,做唔到既,咁我推出來做咩?」

對李局長的獨到言論,有教師深感認同,於是立刻草擬通識校本評核試題一份,務求身體力行,轉型成功。

(一) 思維技巧之推理題

從「成班教師都係飯桶」一段話中,找出所有論據。

評改須知:
1. 若有學生找到任何論據者,可推斷其不懂何謂論據,宜因應再教授之;
2. 學生中若有努力尋找後未能作答者,可得參選全港堅毅學生選舉資格。

(二) 專題研習、思維技巧題

以「成班教師都係飯桶」一段話為起點,進行一項專題研習,提交書面報告,以一個字為限,說明問責局長的邏輯思辯水平,並以不多於五百字解釋。

評改須知:
本題為初級課題,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一般可在兩天之內完成。

(三) 思維技巧之比較課

羅范椒芬前天對傳媒說:「課改先係中心,我地唔想改革停左係課室門口,課室裡面就依然故我。如果只改學制,係換湯不換藥、新瓶舊酒。」

讓學生分組討論,比較羅范椒芬「換湯不換藥」和李國章「成班教師都係飯桶」兩段話,分析其中異同。

評改須知:
1. 教師應注意只找出差異者,宜著其重修初中「理解技巧」課;
2. 學生若能就責任、推銷政策技巧、官員水平等課題加以議論者,可予免修高中「特區政府與政治」課。

(四) 應用題:雞為甚麼要過馬路

對「雞為甚麼過馬路」這一重大議題,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曾經作過各種深刻的反思,請閱讀下面選列的部份,然後作答所附問題:

雞為甚麼要過馬路?
孔子:「未知人,焉知雞。」
老子:「雞過路,非常路。路有雞,非常雞。」
莊子:「雞也有涯,而路也無涯,以有涯過無涯,殆矣!」
惠子:「你不是那隻雞,怎麼知道那隻雞為什麼要過馬路!」
公孫龍:「過馬路的雞不是雞。」
孫子:「這隻雞有勇無謀,不宜為將。」
易牙:「那隻雞運動充足,一定很好吃。」
董仲舒:「雞過馬路乃是異象,反映了今上之德有虧,應努力修德。」
祖逖:「我該起舞了!」
歐陽修:「雞之意不在馬路,在乎山水之間也!」
朱熹:「我們應該仔細觀察這隻雞過馬路,以得到天下至極之理。」
康有為:「其實孔子在春秋之中,早就預示了這隻雞將要過馬路。」
胡適:「雞大膽假設了這路是可以過的,現在正小心求證。」
毛澤東:「中國的雞站起來了,向著社會主義的理想邁進。」
農村小姊妹:「公社的雞跑走了,大家快來幫忙追啊!」
鄧小平:「管牠會不會過馬路,會生蛋的雞就是好雞!」
中國共產黨﹕「雞過馬路是中國的內政問題,不容任何力量介入,我們不排除以武力解決這個問題。」
陳水扁:「阿扁向大家保證,已經做好保安措施,不會再發生開鎗事件,雞可以安全過馬路了。」
董建華:「這個問題雞已經注意到了……急市民之所急,想市民之所想,雞過馬路前,要好好思考一下。」
羅范椒芬:「『過』先係中心,我地唔想停係馬路呢面,馬路對面就依然故我。如果只講雞同馬路,係換湯不換藥、新瓶舊酒。」
李國章:「如果雞覺得馬路過唔到,亦唔會出來過,咁只可以話,而家成條馬路都係飯桶架啦,過唔到既,咁出來過咩?」

問題:如果「飯桶」轉化為形容詞,最適宜用於上述哪一位的答案?

(五) 成語典故和自由聯想綜合題

「成班教師都係飯桶」一段話中的「飯桶」一詞,可以聯想到下列哪一句成語:

1. 倒果為因
2. 啼笑皆非
3. 胡言亂語
4. 不值一哂
5. 上述四個答案皆對

2004-10-16

為甚麼求見官員也要絕食?

◎戚本盛

絕食踏入第四天後,建德校長昨天終需入院接受治療,在院中也因得到李國章承諾與學生家長會面而停止絕食。五天前,教統局副秘書長謝凌潔貞公開透過傳媒提醒方校長他的行動對學生的示範作用,今天,未知謝太可有向李國章教授提問,等到方校長絕食入院治療後才答應與家長會面,又起了怎樣的示範作用?

絕食,可謂非暴力抗爭的最後手段。除非沒有其他方法,一般人不會採取這種自殘的方法,而絕食所爭取的,若不合乎公義,得不到公眾同情,引不起公眾的關切與反思,這種方法也不會奏效。換言之,評價應否絕食,不應只考慮有沒有示範作用,更須結合所爭取的目標與爭取的處境一併考慮。

方校長爭取的又是甚麼目標呢?就整個抗爭而言,他爭取的是原校學生讀至畢業學校才結束,換言之,這已不是學校應否結束的問題,而是結束學校的時間,與學生教育應否得到平衡的問題。教統局堅持的,是下一學年就要關閉學校,要該校的學生轉校,很明顯,這是從節省經費上來考慮,然而,推行一項教育措施,也必須問,明年就要關閉學校,即使能節省多少經費,卻又是否和對學生的損害成正比?

不過,還是要清楚的是,方校長並非以絕食來爭取以上的目標,原來,他所爭取的,只不過是要求教統局局長李國章與學生家長直接見面。於此,必須質詢的是,求見官員,為甚麼這樣困難,要一位校長,通過自殘身體,才可達成這一點求見的心願?如果說,李國章以空降身份做問責局長,不熟悉學校師生家長的民情,那麼,任教育署長、教統局長多年,以「建立親民形象」聞名的現任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究竟給了李國章甚麼建議?作為常任秘書長,羅太為甚麼在整件事彷彿像隱形了一樣,究竟,她在政策過程中,擔當了甚麼角色?當然,從政治上說,李國章作為問責局長,今天一切教育政策的問責,終究是要問到他頭上來的,這是問責制的特點,也是既可產生實質影響力,又可躲在公務員體制的大傘下避過燙手山芋的好處。

回到根本來看教師評審制

◎戚本盛

新高中課程改革涉及到評估的一個重大改變,是在公開考試中引入更大比例的教師評審制。有關構思納入新高中課程改革的議程有年,可惜的是,在教育統籌局帶動下的討論,似仍在教師工作量、公開試的公平性等問題上打轉,固然,這些問題不能說不重要,但卻未有觸及教師評審制與學科特性的關係等本質問題,這也就是問,為甚麼要引入教師評審制?哪些科目、哪些科目內的範疇和課題的評估,可通過引入教師評審制來改善?引入教師評審制,將對教學過程有甚麼倒流影響?即使就公平的問題而言,更要及早提防的,其實不是教師偏私等較為表面的問題,而是會否因為學生文化、社會以及語言等資本上的分野,而有更潛在的不均等的問題。

公開考試引入教師評審制,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早至七十年代,高級程度化學科考試的實驗部份,已可讓學校選擇是否選用教師評審制,後來,在物理科、生物科也相繼引入,非理科的公開考試引入教師評審制,則在九十年代起有通識教育科和中國語文及文化科,前者近於社會科學,後者則屬傳統文科。

引入教師評審制由理科的實驗部份開始,明顯與考試成本、公開試的局限有關。理科實驗若以公開試的形式評估學生,除非把內容限制在較為簡單的操作實驗等部份,否則,無論在時間、地點,或器材、物資,以至設題、評核等方面,都是十分巨大的工程。這說明了普及教育後理科率先引進教師評審的原因。

近年人文學科也開始較多通過專題研習,議題為本的小型研究等形式來施教,這些部份的公開試考核成本也是十分高昂的,因此,一方面,引入教師評審制,固然可以說這是把公開試的工作轉嫁予前線教師;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在保留這種持續形式的學習的評估,和資源現實之間尋求平衡。

但更重要的不是資源上的考慮,而是有關科目的宗旨問題。理科教育中實驗部份的本意,除了操作實驗的技能外,更具有培育學生策劃的能力、探究的精神以及客觀開放的科學態度等,如果課程設計和教學過程並不重視這些技能以外涉及思維層次的部份,則耗費巨大在公開試作實驗的考核,固然並不值得,即使引入教師評審制,是否可以達至理想的效果,也是一個極大的疑問。換言之,課程和教學上堅持相關宗旨才是最重要的,沒有這方面的堅持,引入教師評審制也不過徒具形式吧了。(○四教改評論之四)

又出口術?可以休矣!

◎戚本盛

李國章在正式的三三四學制改革文件尚未推出時,就聲言會增加學費。這種手法,我們並不感到陌生。

曾蔭權擔任財政司時,便已善用這種「降低期望,消化失望,喜出望外」的三部曲。在財政預算案發表前,曾先生總會暗示預算案不會令市民滿意,他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教市民不要有太大的期望,這話一出,當然會令市民失望,因為市民總是對政府有期望的,面對曾先生這種話,市民自會反擊、批評,但期望是會調低的,而失望會隨著時間消化。時間是重要的,在預算案推出前先消化了失望,到預算案時,任何小恩小惠,市民便會喜出望外,連聲叫好。這種手法,一般叫「出口術」,政策研究則視之為「論述」(DISCOURSE)的一種。

李國章是善用口術的,去年他和唐英年通過媒體交鋒,已可見一斑。他這一次又出口術,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應該說是「不但在酒」更準確,這一次,他採取了「以攻為守」,首先啟動了加費的問題,若遇到反彈,保持原有學費水平便已算是從善如流,若反彈不大,則可索性加費,於是,政府須為改善教育質素而增加資源的責任,便不必放入議程之內,真正的壓力,便可望消弭於無形。

連結羅范椒芬日前把改革視線帶引至教師轉型的手法來看,已經很清楚看到,教育統籌局對○四年教育改革的部署,仍然以「論述」主打,用「圍堵」的方法圈劃可能的對手,隱藏教統局較弱的卻其實是理性討論的主題──改革的內容是為了某些階級抑或是學生的利益?科目的整合是出於權宜抑或服從學術的原則?改革影響所及的課程、教學和評估是否配套不足也要硬闖,抑或是做好專業發展,減少每班人數的工夫,讓改革可以軟著陸?

對民間的抗爭行動,既得利益者、假扮專業者經常以「政治化」來抹黑,其實,假如在建制內追求社會利益和進步失效,則自然會形成建制外的抗爭,建制內外的,都是「政治」,抗爭是政治,口術也是。政治是不必迴避的,問題是,教育政策的政治,必須以教育專業作理據基礎。學制改革的關鍵,必須與學生利益掛鉤,並同時合乎專業原則。迴避專業討論,卻以李國章或羅太這樣或那樣的「口術」先行,是否因不能以理服人而心虛起來呢?未說理而先心虛,我不期然為包括我在內的樂於見到○四教改有成的人感到難過,因為,領導這次改革的,竟是這樣的一個不務教育之正業,只顧口術而言他的教育統籌局。 (○四教改評論之三)

教學空間萎縮 將在高中加劇

◎戚本盛

九九年開始的教育改革,以小學學制改革先行,並提出了「不放棄每一個學生」作為主打口號,對稍能反思者,這是不免啼笑皆非的。啼,是因為這一點基本之義,要到普及教育實行廿年後才明確成為政策要項;笑,是因為「遲到好過無到」,我們的教育在廿年前確保了數量上的也即是學額上的普及,在教學過程也即是質量上的普及,雖然落後了廿年,也終於確立下來。

但這只是方向上的確立,因為,「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只能算是「揚棄篩選教育」之路上的起步,距離真正的目標尚有無以名狀的艱辛。因為,要做到「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就是要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揮所長,而不是將各具差異的學生倒模成「千人一面」的社會上的一枚鏍絲釘。

因材施教,需要在課程、教學和評估上都有所配合。二千年的課程改革,在自九十年代開始的「校本課程設計」、「課程剪裁」等基礎上,提出了繁多的項目:專題研習、從閱讀中學習、德育和公民教育、以及資訊科技教育,是為四大關鍵項目,加上所謂九種共通能力,眼界不可謂不高。

可是,空有高遠眼界,現實配套卻打不通「減少每班學生人數」的關節,則只能製造期望和現實之間的落差,製造失望和失望之後的民怨。且以一大關鍵項目「專題研習」為例,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研習,或小組策劃,或自行組織,通過搜集資料,分析整理,成果或會因人而異,但過程中習得的各種解難、自立和思考等能力,將會受用無窮。問題是,此中過程,必需師長緊密輔導,因應不同階段的需要加以協助,或提供資源讓學生探索,或佈置機會讓學生學習,千萬不能把研習誤為「放羊」。

這種緊密輔導的理念,教師早已耳熟能詳,問題是,專題研習往往是既有課程之外的要求,未見其研習過程之利,就已見增加教與學負擔之弊,加上一班卅多四十人的現實,沒有額外資源而能善加輔導的即使不罕有也不常見,更多的是只能做到佈置選題,提供大班的、劃一的指引,然後訂下完成期限收集批改,於是也間接製造了把輔導責任轉嫁予家長的現實。

改善這無奈的現實的關鍵,在於減少每班學生人數,讓輔導回歸常規課堂,讓研習結合常規課程,這不但有利於深化專題研習,也能騰出空間讓親子關係返回孕育的正軌。二千年的課程改革沒有把「減少每班學生人數」放上議事日程,可謂棋差一著。○四年的學制和課程改革,引入「通識教育科」為所有學生的必修科目,對學生的研習能力的要求,對教師輔導學生研習的要求,只有更多而不會更少,如果這一次改革仍重蹈四年前的覆轍,沒有在「每班學生人數」的關節上作好安排,則教與學的空間萎縮的現象,必將在未來的高中加劇,因材施教的理想,再一次成為教育的空想。(○四教改評論之二)

羅太太焦急了吧!(060)

◎戚本盛

即將公開諮詢的「三三四學制改革」,影響之深和廣,比二千年的教育改革有過之而無不及。四年前的教改,早已證明步伐過急,當初教育界所提的憂慮已不幸成為事實。四年後的今天,本地的學校教育正要面對另一次重大改革。即使改革有其意義,但這樣頻密,也必須加倍慎重考慮配套措施和協調政策,否則,發表文件容易,實際收效困難。教育是長遠的事業,到若干年後才見到急速改革的惡果,所犧牲的將是一整代香港學生的利益。

可惜,特區政府的教育政策,向以剛愎自用、漠視教師專業意見著稱,有關事例,俯拾即是:

§ 特區政府對資訊科技教育一擲千金,據說是單憑董特首一次訪星行程的見聞就決定的;

§ 九七年成立五十億元的優質教育基金,連最親近決策者的教育智囊也宣稱事前無所知;

§ 二千年諮詢學制改革,諮詢期未完即宣佈取消學能測驗;九九年平等機會委員會發表報告指升中派位措施性別歧視,教育署堅拒認錯,結果要到法院宣判措施違法才予以修訂;

§ 教育界長期要求減少每班學生人數,推行小班教學,改善教育質素,當局一再抗拒,甚至以三年研究計劃作為拖延借口;

§ 在一再推行課程統整,鼓勵跨學科教學的同時,卻既無醞釀,又無諮詢,就提出「專科專教」的政策。

種種「往績」,歷歷在目,使人不得不提防再一次的改革,不得不敬告政府,要兼聽眾議,要照顧實況。然而,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仍然以其一貫本色,在學制改革正要開始諮詢的時候,即先發制人,呼籲教師「轉型」,其弦外之音,是把教師邊緣化,把教師塑造成自私自利只顧飯碗的一群,搶先把反對異見或逆耳之言,圈劃成不思進取轉型一樣。

我們知道,拉一派打一派是羅太的慣伎。《校本條例》要衝擊傳統辦學團體時,她拉攏家長合作;抗拒受家長歡迎的「小班教學」時,她又拉攏部份「學者」與其應合;諸如此類,早已司空見慣,問題是,「三三制」改革茲事體大,不但涉及整個中學體制,其中課程改革部份,也直接影響未來大學的學術面貌,其波動則勢將倒流至小學的課程、教學和評估。對待如此重大的改革,小心一點,謹慎一點,實為關心教育的應有之義。羅太先發制人,把輿論視線帶引至教師轉型、職位需求之上,是否太倉卒,太焦急了一點?(○四教改評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