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16

教學空間萎縮 將在高中加劇

◎戚本盛

九九年開始的教育改革,以小學學制改革先行,並提出了「不放棄每一個學生」作為主打口號,對稍能反思者,這是不免啼笑皆非的。啼,是因為這一點基本之義,要到普及教育實行廿年後才明確成為政策要項;笑,是因為「遲到好過無到」,我們的教育在廿年前確保了數量上的也即是學額上的普及,在教學過程也即是質量上的普及,雖然落後了廿年,也終於確立下來。

但這只是方向上的確立,因為,「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只能算是「揚棄篩選教育」之路上的起步,距離真正的目標尚有無以名狀的艱辛。因為,要做到「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就是要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揮所長,而不是將各具差異的學生倒模成「千人一面」的社會上的一枚鏍絲釘。

因材施教,需要在課程、教學和評估上都有所配合。二千年的課程改革,在自九十年代開始的「校本課程設計」、「課程剪裁」等基礎上,提出了繁多的項目:專題研習、從閱讀中學習、德育和公民教育、以及資訊科技教育,是為四大關鍵項目,加上所謂九種共通能力,眼界不可謂不高。

可是,空有高遠眼界,現實配套卻打不通「減少每班學生人數」的關節,則只能製造期望和現實之間的落差,製造失望和失望之後的民怨。且以一大關鍵項目「專題研習」為例,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研習,或小組策劃,或自行組織,通過搜集資料,分析整理,成果或會因人而異,但過程中習得的各種解難、自立和思考等能力,將會受用無窮。問題是,此中過程,必需師長緊密輔導,因應不同階段的需要加以協助,或提供資源讓學生探索,或佈置機會讓學生學習,千萬不能把研習誤為「放羊」。

這種緊密輔導的理念,教師早已耳熟能詳,問題是,專題研習往往是既有課程之外的要求,未見其研習過程之利,就已見增加教與學負擔之弊,加上一班卅多四十人的現實,沒有額外資源而能善加輔導的即使不罕有也不常見,更多的是只能做到佈置選題,提供大班的、劃一的指引,然後訂下完成期限收集批改,於是也間接製造了把輔導責任轉嫁予家長的現實。

改善這無奈的現實的關鍵,在於減少每班學生人數,讓輔導回歸常規課堂,讓研習結合常規課程,這不但有利於深化專題研習,也能騰出空間讓親子關係返回孕育的正軌。二千年的課程改革沒有把「減少每班學生人數」放上議事日程,可謂棋差一著。○四年的學制和課程改革,引入「通識教育科」為所有學生的必修科目,對學生的研習能力的要求,對教師輔導學生研習的要求,只有更多而不會更少,如果這一次改革仍重蹈四年前的覆轍,沒有在「每班學生人數」的關節上作好安排,則教與學的空間萎縮的現象,必將在未來的高中加劇,因材施教的理想,再一次成為教育的空想。(○四教改評論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