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30

針對抄襲的理解評核

理解是高階思維的基礎,沒有紮實的理解,較高階的分析和評鑑等要非空言奢談,也會淪為猜想胡謅。這不只是語文科的問題,未來所有學生必修的通識教育,以及每一個學科,均要重視理解的教學。

理解教學的通病是抄襲,學生搬字過紙,教師無從知悉學生是否理解。於是,從評核的方法來說,採取所謂「固定反應」(Fixed response)的題目,例如選擇題,讓學生從「似是而非」的答案中選出正確者,便可以避過抄襲的干擾。

學生出題 表現理解

可是,總不能凡涉及理解都使用「固定反應」,例如剪報教學,除非剪報由教師提供,否則無從設計「固定反應」。這時候,可以倒過來,由學生設計評核理解的題目,由學生設計可供選擇的答案,供同學作答,從答案可否呈現微妙的差異,也可看出學生理解的程度。

當然,更多更直接的是囑學生用自己文句作答。學生書寫的答案,要呈現理解,便必須以自己的文句作為主要的評核標準,問題是,由閱讀到書寫答案,其中牽涉的思維過程並不簡單,更不純粹是理解的思維。學生沒有運用自己文句,原因要細加分析。

首先要確定學生知道「運用自己文句」這一標準。香港的學生慣於被動接受,經常置自己於一個次要的位置,學習和成長的文化,並不鼓勵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學習文化雖然近年已在改進,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徹底矯正的,於是,學生習得的,特別在學習的環境中,是一種以權威為尚的價值,所謂「權威」,包括教師、書本、學者、媒體等,對學生來說,表達理解時捨自己文句而引述原文,反而是理所當然的。針對這一點,必須大力強調,表達理解時要「運用自己文句」。

運用自己文句的方式很多,增加學生的詞彙,是首要的方法。善用同義詞、近義詞,甚至在有需要時重寫原文的語法結構,加入恰當的虛詞,都是表達理解的能力。不要誤會這只是語文科的重點。詞彙涉及概念,虛詞則是後設的分析思維常用的,每一學科其實都有相關的教學重點。

運用自己文句的評量

然而,在「運用自己文句」的最高標準之下,還可以變通一下,即使學生沒有運用自己的文句,但如果不是囫圇吞棗的抄錄原文,而是精選原文加以引述,其實也可以算是理解的一種。的確,有時候,對某些概念或文章來說,硬要改為自己文句反為不美。換言之,言簡意賅的答案應該得到肯定,即使抄錄原文,一選中的,也可和大段大段抄錄的答案區分開來。

對應這一點思路,評核其實可以採取字數限制的方式,甚或要求以「標題短句」等形式,來迫使學生放棄抄錄,更進一步,可以倒扣分數,多答了無關的內容,是會扣分的,那麼,學生作答時便必須先作選擇,這樣便較容易區分學生是否理解了。

如上所述,一個評量的頻譜已經形成:最理想的是運用自己文句理解;其次是精選原文作答;再其次是包括正確答案在內的抄錄,這層次的作答應否看成及格,須按不同學科和具體課業而定;胡亂作答、離題萬丈的,則明顯是沒有理解,屬於最低層次。這個評量頻譜是適用於書面作答,當然,如果有空間用非語文的形式,例如概念圖、口頭答問等,變化就可以更多了。

(本文原刊《教協報》2006.10.30)

2006-10-16

解釋的評核

學生的「剪報評論」課業的通病之一,是沒有清楚解釋自己的意見或感受,於是教師便無從得知學生是否理解。當然,教師一定早已一再要求學生多加解釋,問題是,只空泛的要求學生解釋的成效一般不大,再追溯下去,其實也應區分學生是不理解呢,還是不懂得如何解釋。

且用歌曲《天家裡》中的數句獨白作為例子。曲中,主人翁諾諾獨白:天堂裡沒有醫院,然後他自行回答說,因為沒有建造醫院。第二句雖然用了「因為」,算對第一句的解釋嗎?以嚴格的標準來說,這不能算解釋。當然,考慮到那是五歲孩子的答案,其實已是不錯的解釋了。

對教學來說,更重要的是,聽到這個答案後怎樣引動孩子再答下去。常用的問題是:為甚麼沒有建造醫院呢?在該曲裡,諾諾接著說,因為天堂裡人人都不會病,還有,不會受傷的。這兩句補充,從評核的角度來說,是相當完美的了,因為,從中可以得知孩子對醫院的理解,即醫院是治病和救傷的地方。有理由相信,孩子的思維已形成了一種「三段論」式的判斷:

醫院是治病和救傷的
天堂裡的人不會生病和受傷
--
所以天堂裡不用有醫院

當然,用語可以改善,可以更清晰,但其實已很完整,單從思維計,已呈現很好的理解,打分可以接近甚至等同滿分了,當然,一般校內的評核標準也計較表達、語文等,但那是思維能力以外的要求了。

多舉一個例子,據說,以下例子真有其事。

早上八時了,校門外,一位學生氣急敗壞的走回來,可惜,集隊鐘聲響過後,學生才跑進校門內。教師問:你為甚麼遲到?學生氣來氣喘的答:因為我跑得慢。

跑得慢」是可以解釋「遲到」的原因嗎?從學生紀律來說,當然不可接受,但從理解力思維的角度來看,卻還不算最差。例如,學生可能會答:「因為集隊鐘聲響起了我才回到學校。」或者「因為已經過了八點正。」,則顯然比「跑得慢」更差,與此同時,比「跑得慢」更好的答案還是有的,例如「塞車」之類。由此,我們可以想像,一個頻譜已經形成:

 1. 因為集隊鐘聲響起了我才回到學校。
 2. 因為已經過了八點正。
 3. 因為我跑得慢。
 4. 因為塞車。
 5. 因為我遲了出門口。
 6. 因為我先要帶弟弟回校。

上述六個答案之中,1和2皆不算解釋,因為句中的訊息只是「遲到」的同義反覆,並沒有說明原因。3和4只說出了近因,不夠5和6深刻。以五分為滿分的話,1和2只能得○分,3和4應可得1-2分,5可得3-4分,6可得4-5分了。

以上兩個例子中的「解釋」,回應的問題雖然同樣是「為甚麼」,但本質上其實是有的不同。諾諾答為甚麼天堂裡沒有醫院,是以功能的解釋作因果推理;學生答為甚麼遲到,則是直接的因果解釋。兩者差異,其實關乎很重要的哲學思路,但似不必要在中小學的理解力思維教學裡嚴格區分。反而,更重要的啟示,在於如何判斷學生表現理解之上,上述兩個例子中可接受的答案,形式上都可以構成一種「三段論」式的推理,而沒犯同義反覆的錯誤,也就是內容訊息來自問題以外。學生剪報課業通常沒有表達剪報以外的自己的思路,甚至只知抄錄報道的原文。讓他們知道,抄錄而沒有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不算理解,是很重要的。

(原刊《教協報》513期,2006.10.16)

2006-10-13

迎擊語文基準之前

九八年我開始做教協會的理事,但參與教協的工作,大抵始於九六年間的「教育常務會」。

該是九月的一天吧,忽然接到陳漢森來電,叫我去「教常會」看看,他說,也沒甚麼,無非是就每周的教育話題,議論一番而已。那時不大肯定他為甚麼會找我,但也沒問,就跑上去開會了。

那時候的教常會是逢周五晚召開的,至今我仍然沒有忘記那熱烈的討論。徐漢光、黃克廉、趙志成、陳國權、羅平都是常客。支援的職員則有蔡淑芳,她可說是教常會的褓姆。感謝他們,我對教育政策的若干重大認識,包括「增值」、政策新猷的取捨原則、對母語教學政策的衡量,都是來自教常會的。

張文光雖然公務繁忙,但在有需要時也會來為大家說明政策爭議的最新進展。記得有一次,討論了「語文基準」的先導測試。那一晚,張文光在會議上就為大家分析了最新的形勢。

關注語文基準的問題,始於九四年的《語文能力工作小組報告書》,但那時我主要留意《報告書》分析社會中的語言應用,覺得切合現實,對語文教學很有意義。至於《報告書》中的「語文基準」的「起源」,在於鼓勵非語文科主修的現職語文教師進修的建議。

鼓勵的建議和後來的發展當然南轅北轍。中間的過渡就是「先導測試」。對於這個測試,我認為是要抵制的,但當時也有一種觀點,認為那只是教師自願參加的,不好大力反對。於是,我寫了較溫和的一篇文章於九八年六月在《教協報》發表,從提醒教師有權不參加的角度,間接呼喚抵制,為慎重計,發表前還給當時的權益及投訴部主任余惠萍看過。

政策當然不會因為一篇文章而逆轉,先導測試後來演變為惡魔般的政策,教協會也決定全面迎擊,我記得,那決定也是一個教常會的晚上形成的。

(原刊《教協報》513期,200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