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4

友直

以前在某校任職時,曾目擊學生之間的「朋友之道」。

某天,我在午飯期間到課室跟學生下棋,期間,班中一個同學掩至大喊:「喂,出來幫手呀,肥強被人打呀。」三數正在圍觀棋局的同學,似乎忘記老師的存在,一轉身便衝出去了,我見狀,趕忙追過去,追出走廊後,已看到多名學生扭在一團打起上來,我即時上前制止,後來也有其他同事趕到,平息了打架後,負責訓育的同事便開始查問。

後來我也問及事件,發現原來大叫找「救兵」的同學只是眼見肥強和人打架,根本不知道爭執的原因和過情,由圍觀下棋變成出去打架的,更沒細問因由,我問他們,不知原因你們就出手了嗎?他們答:「亞sir,我們講義氣的。」

沒細究由「義」至「義氣」的過程,只知道「行而宜之之謂義」,或所謂「見義不為,無勇也。」,義之所指,是以事為據,定奪是非。換言之,擺事實,講道理,是義的前提吧。可是,到了「義氣」,講求的是關係,朋友、老友之間要講義氣,「無義氣」似乎是對朋友最大的批評,並變成為不問是非,只要是朋友便要站在同一陣線的一種觀念。這中間由「義」至「義氣」的過程,恐怕是一種異化吧。

我以後經常用那次下棋目睹的事,作為教授中國文化差序格局的事例,讓學生反思自己的「交友之道」,並引發「友直、友諒、友多聞」三者孰輕孰重的討論。其實,三者是互為扣連的,只是,我以為,以友直先排最為理想,朱熹注三者為「友直,則聞其過。友諒,則進於誠。友多聞,則進於明。」這裡已清楚看到,隱瞞問題,迴避是非,和交友之道相去甚遠。至於後世所理解的所謂「義氣」,在馬幼垣論《水滸》裡,有更適切的理解。

至於不少以耳代目,以關係替代是非的處事待人之道,「義氣」濃甚,卻決非「友直」吧。(2012.04.04)

2012-04-02

一面之詞

日昨,有朋友提醒我勿輕信「一面之詞」,倒真的使我想起某種一面之詞的可鄙與可怖。

無聊的孩子謊報「狼來了」,就是一面之詞,這話能夠引起恐慌,既因為村民主觀上對狼的恐懼,也因為客觀上小孩坐在山崗的有利位置上,村民以為他可遠眺狼蹤。只有聰明的人才看得到國王的新衣,是另一例。但不得不承認,主觀上國王愛受諂媚,客觀上人們奉承勢利,是為一面之詞能行之有效提供了條件。

一面之詞的敵人,是多方辯難與求證,辯難據以邏輯,求證本諸事實,其實也不過是很基本的科學精神,例如中國追求近百年的賽先生,絕非甚麼新鮮事物。

可是,辯難或有傷和諧,事實掌握有時也頗費工夫,加之以好逸惡勞的惰性,特別是思想上的慵懶,把信任交託於人,或許是主觀上的人之常情,但這也造就了某些人,特別是一向以言而有信見稱的,擁有權威或威權的,則其人的一面之詞,更易取信於人,其厲害處,可以謗人於無形,若再加上自傳之類的史實包裝,甚至因傳主過世而死無對證,則甚至嚴謹治史者也會一時不察,何況是逃避自由的常人?

於此,被謗者或許不是最可憐的,因為還有盲目輕信一面之詞的人。(201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