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認真的:烹飪書擺滿半個書架,教烹飪的電視節目錄影了一系列,影碟也買下不少,甚至一邊看一邊做筆記,準備依樣葫蘆,也方便溫習或快速參考。結果呢?半年的工餘學習,實習經歷不可謂少:有蒸不熟而用微波爐補完的大型獅子頭,有還未端上飯桌就失手掉到地上的蒸魚,有甜得化不開的果醬,也有較可入口於是一再安哥的蒸蛋。
半年下來,煮菜的經驗不少,雖然菜沒能弄出多少碟,下廚的手藝倒沒多大進境,如此說來,這半年學習烹飪的成效,又該如何評估?
以下廚看,成效不諱言是零的,當然,關於煮食的知識,倒也進帳一點點,對自己,特別是能力的局限和學習的取徑,又增進了實踐後的認識,然而,這些畢竟不是我學烹飪的初衷,似不宜用來評估成效。至於激活腦筋,我既無腦切片的掃瞄圖來直接看清,間接的小測驗也沒做過,成效則又無從談起,不過,想嚐嚐新鮮事物是我的初衷,雖然不免卑微得如同過程,倒是實實在在做到了的。
思量成效,必須回歸初衷,初衷不明,即目標不清,便沒甚麼成效好談。日常生活也不是事事該談成效的,不談成效的人生有時或會令人羨慕,日中無論做甚麼,都是興之所至、隨遇而安,每事必計成效的生活的確令人繃緊。問題是,這種超然的人生境界,已經未必人皆認同,何況是教育,何況是現代學校制度裡的教育(Schooling)?
何謂「教育」或「學校教育」,不是本文能夠完整回答的,這裡,我只想引述我在涉足教育政策初期從一位前輩聽來的闡述。他以撒種為喻說,有人撒了種子在田後不顧而去,若干時日方回來收成,屆時也許可以看到有些長得不錯,有的長得較困難,有的甚至早已死掉。前輩問:在學校裡,我們接受這樣的教育成果嗎?
他答:教育不只是撒種,而是種田,先研究怎樣預備好適合作物成長的土壤,然後播種或插秧,然後悉心打理,適時施肥,適時灌溉,也要及時除掉害蟲,到了收割時,作物整體都能長成,壞掉的理應屬少數,或有其原因,或無可避免,但整體而言都算長成了,這次種田便完成任務,事後檢討指向的,則是下一步的改進。
基督徒對撒種的比喻可謂耳熟能詳,由此引伸至解釋學校教育的本質,卻是我第一次聽到的,當時感受至深,因為那解決了我任教多年的一個迷惑。
記得入行之初,上司便囑咐,測驗或考試擬卷的深淺,最好能分出高中低程度的學生,換句話說,學生成績呈常態分佈的考卷,便屬程度適切。對此我一直感到奇怪,覺得甚難做到,卻一直沒有質疑。撒種之喻,與我前上司對評估的看法大相逕庭,從中我又看出刻意耕耘的重要性。
只撒種不種田的話,根本就無需學校,學校之設,如同種田,是刻意為之的,即使學生自修、自主學習或自選活動,嚴格來說,均是一種有意圖、有目的的經營或安排,這個意圖或目的,可以宏觀至教育宗旨,可以微觀至課堂目標,簡言之,就是評估成效時不能忽略的初衷。(理解「成效」之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