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02-18

標籤還是教育?

長達五頁半的有關教育的政策大綱,給濃縮到港督的施政報告中,變成不多於一頁的篇幅,這一頁不到的「精華」中,分別談到了幼稚園的師資訓練、興建特殊學校照顧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和貨款予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由幼稚園到大學都提到了,看來是照顧周詳,實際只是一筆用錢的流水賬。

教育問題如果只是用錢就可以解決的話,那便好辦得多。施政報告說得對的是:「本港社會日後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為我們的子女提供怎樣的教育。」既然知道問題在「怎樣的教育」,卻沒針對「怎樣」這個質的問題,而只顧在「多少」這個量的問題上打轉。

繼續標籤

普及教育在港推行已有廿五年了,當中出現不少問題,有幸給港督在施政報告中提到學生「有學習困難」或「無心向學」的情形,便是很顯著的一項。然而,我們並沒作出深刻的反省,而只給這類標籤了的學生增建實用學校及特別技能訓練學校,作為安身之所。

其實無論有沒有普及教育,這類情形一直也是存在的。只不過以前行的是美其名為精英教育、實際卻只是為就業市場作篩選的制度,於是,這些學生給摒棄在學校教育以外,教育工作者便可以「眼不見為伶俐」。

到如今,因為推行普及教育,這些學生給收納在學校教育體制內,然而我們卻仍然沒有因問題的出現而反思我們的教育,仍然不敢面對這些問題,而只是一味採用有問題便成立新建構去處理的老辦法。殊不知這仍不過是駝鳥埋首沙堆吧了。

難道我們會相信無心向學的學生到了這些學校便會有心向學?難道我們會相信這些學校就有這麼的能耐去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更重要的是,難道我們會相信留在一般學校、還沒給標籤的學生就沒有學習困難、就全部都有心向學?

繼續篩選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於一個基本的思考錯誤,即僵化地認定了存在便是對的。行之有年是重教不重學的「教育」,因為學甚麼、怎樣學也不打緊,重要的是「有教」,一旦教了,便可以啟動篩選的工序。教了而又能在考試中表現學到了的,便是揀出的金;教了而又不能在考試中表現學到了的,無論真正是否學到,也將都是給淘去的沙。

現在由金到沙的這個譜系,我們便用所謂組別來分類。然而,所謂組別只是一個籠統的標籤,人人也曾經有學習困難,人人改善這學習困難的方法與時間都或有不同,教育又怎能認定一些學生一旦給貼上了學習困難的標籤,便永遠有這個困難?

要知道,教育是一種改變學習者的過程,要是這麼就給學生分好類、定了性,還算得上教育嗎?不少研究已經指出,其實人人都可以學到,只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與合適的學習策略,而和是否在實用學校學習無關,和是否學習現存一般學校的課程無關,甚至和撥款多少也沒有直接關係。

這樣的基本理念,其實不但是對所謂無心向學或有學習困難的學生來說的,即使所謂「第一等級」的學生,也須面對這樣的一個時間與學習相關的問題。只是他們因主觀上先天性的資優、或客觀上家庭環境的容許等不同的原因,不必或能夠付出課堂以外的時間來彌補。這些時間,本來便應該是課堂上正規學習所容許的。教育工作者若視此種轉架為正常,其實是與推卸責任無異的。

彭定康不是教育專家,我們不會期望他自己必須明白問題所在,我們只是懷疑,他的教育政策顧問怎會對多方研究指出的問題核心孰視無睹?為甚麼會讓問題仍在往哪裏安置有學習困難的學生上兜兜轉轉,卻沒有真正反思我們的教育問題?

本文曾發表於1995.02《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