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01-12

傳媒:電子支援印刷?

當《華僑日報》先後易手予梅鐸及郭鶴年後,一般輿論都考慮到梅鐸積極打入中國市場之心,以及郭氏與中國的良好關係,而擔心政治因素影響該報的編採路向,可是,最後該報還是倒在經濟困境中。

作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報紙,《華僑日報》與教育界的關係是眾多報紙中最密切的。雖然近年屢經改革而路線更為擴闊,但其多年的助學金計劃予學生幫助,不少學生都曾受恩惠;開闢專版刊登會考試題模擬問答,可說是遙距式幫助學生溫習的創舉;當年刊登升中試派位結果,不少曾應試者都有清早到報攤買報以便盡早知悉結果的經驗;據悉該報更是少數免費供應香港大學圖書館收藏的報章之一,對研究香港問題具有積極意義;近年改革積極打開中學生市場,於是有仿效《南華早報》以學生為讀者對象的《青年報》,也辦得很好。

教育界的資訊網絡

香港教師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我們少了一份「搵工跳槽」的報紙。長期以來,《華僑日報》的教師職位分類廣告,差不多是教師希望轉職時的必讀報紙,其包含資訊量之大,無論是官方的教育署或是最大的工會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所提供的轉職信息,均是難以比較的。相信不少教師的現職,也是通過該報而得悉的吧。

該報報道教育界的新聞也是十分詳盡的。許多於其他報章語焉不詳的教育報道,都可在該報得到進一步的信息。例如數月前一位家長投訴屯門一家職業先修中學的新聞,或最近一名中文大學學生環繞《中大學生報》與一位講師的爭執等,都以該報的報道最詳盡。至於教育評論,該報更撥出專版讓不同教師團體以至個別教師撰寫發表。這可說是教育界交流信息的好地方。

經濟壓力下的應變

《華僑日報》的教育界「米報」的地位,因其經濟利潤所在,始終是會有其他報章代替的。至於《青年報》這類以學生為讀者的報章,中文方面又只餘下一種了。不過,這些報紙也會像該報一般面對經濟壓力,加添篇幅予教育信息還是較難實現的。大抵教育新聞與評論,對報章銷量與增加廣告都較少直接的刺激作用,於是,在報道教育信息方面,《華僑日報》作為教育界的資訊網絡,短期內還是較難有其他報章取代的。

(本文曾《香港經濟日報》1995.01 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