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8

死亡不應與教育絕緣

聖誕和新年假期剛過去,但死亡的訊息沒有因為節日的歡樂而停止過。

  台灣地震過後,新聞片段播出年邁的母親失去家人的傷慟。
  本地新聞:一名少女因為男友提出分手而自殺。
  美國,鎗手衝進學校鎗殺一名學生。
  國外,先後有兩個少年看了處決侯賽因的片段後模仿問吊死去。
  台灣,汽車的玻璃窗卡死了一名小童。

比起其他學科,香港學校裡的死亡教育是低度開發的,我們對死亡的認知也止於經驗和宗教,似乎我們的教育是與死亡絕緣的。或許受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儒家傳統影響,或許出於一種自然的對死亡的心理恐懼,或許是文化想像中種種死亡形象實在可怖,我們都鮮有談及死亡。

可是,不是我們唸唸有詞「看不見」「聽不到」,死亡就不存在的。每天,翻開報章,打開電視,死亡是新聞的必備元素;即使是虛構的電影、劇集、電腦遊戲,也大量充斥著死亡的情節。學校教育絕口不提死亡,只不過是讓位予媒體為學生塑造死亡的印象,問題是,學生似乎沒有充足的裝備面對媒體上的死亡訊息。

不要說學生,教師又何嘗有足夠的準備呢?

曾受過德育、生活教育課程訓練的教師或者好一點,在有關的課程中接觸過有關的課題,可以在有需要時輔導學生。其餘的教師,恐怕只能和一般人一樣,通過自身的經驗和宗教來理解或體驗,然而,對教授學生,這又是否足夠呢?

前年,中文大學的梁美儀和張燦輝合編了《凝視死亡:死與人間的多元省思》,由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是生命教育以至通識課程中的一本上佳讀物。去年,香港大學的陳麗雲和周燕雯則編成《Death, Dying and Bereavement: A Hong Kong Chinese Experience》一書,由香港大學出版社出版,同樣值得推薦予教師參考。

嶺南大學的黃慧英,在上月也出版了《訪問死亡:大學生的生死筆記》(進一步出版),輯錄了她在嶺南任教「生死學」時學生的回應,也列出了她的分析和註腳。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年輕人真實的感受和想法,可謂彌足珍貴,因為,死亡不但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或過程,也是由家人、友儕、社群以至社會共同構成的認知和思想,這種認知和思想,反過來會影響我們的人生。舉例說,黃慧英的學生在書中就一再提及,面對死亡後,會更為珍惜今天,更為關顧在世的親人。孔子的話應該倒過來,「未知死,焉知生」,這已是老話,一再有人提及了。

黃慧英在書中的自序也引述了死亡學學者庫伯勒羅斯(Elizabeth Kubler-Ross)的話,死亡是「成長的最後階段」。對死亡的認知和了解,是與生命分不開的。死亡教育,應該是生命教育的必然部分,缺乏死亡的認知,生命教育是不算完整的。因為,對相關的課程而言,無論甚麼名目,道德教育、價值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等等,都應該納入死亡的課題。以死亡與生活關連之深之廣,我甚至開始相信,小童的學習,也不應自絕於死亡的課題。或者說,死亡,沒有應不應教的問題,只有如何教得適切的問題。

(原刊《教協報》517期,2007.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