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自哪時起,本地的教育論述出現了「反平均主義」的論斷,大意指九年免費強迫教育推行以來,本地的教育出現一種「平均主義」的傾向,結果是妨礙了提拔精英。這種反平均主義論述在高呼「一蟹不如一蟹」的質素危機中,正好吸納至遺忘平等的新右思潮當中,反平均主義便理所當然地遭演繹成只顧拔尖的「優質」教育政策。
平均主義的現象當然有其現實基礎,本地大部分學校的校舍設計,或者正是平均主義最形象的宣示。資訊科技教育計劃第一期推行時,部分教署官員也曾以「平等」為由,拒絕學校彈性購置電腦的要求。
所以出現這種平均主義的現象,其實無關平等,反而與官僚墮性、減輕成本等非教育因素的關係更大一點,普及教育的平等理想根本還沒實現。
九年免費強迫教育的確提供了平等的入學機會,但學習的機會呢?法國社會學家波爾迪厄提出了「文化資本」等概念,又如我們慣常掛在唇邊的「家庭環境」,都提醒我們人人一個學額並不就是平等。
即使不說平等是文明社會理應追求的理想,不平等所造成的人才浪費,其實也是資本主義邏輯所不能容忍的。可惜,在反平均主義者的腦海中,總以為平等就是平均,平均就不能提升質素,於是便須揚棄。
可是,在揚棄平均主義的教育政策時,究竟會使不平等加劇還是緩和?教育是否優質,是看本已處於優勢的學生再給拔尖,還是整體學生的普遍進步?還原英語中忌廉如精英之喻,則一杯牛奶優質與否,關鍵在那一片奶面的忌廉精華,還是整杯牛奶?
本文曾發表於1998.10《教協報》3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