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4

消失即消失


整理書架,竟然找到德希達(J. Derrida)的《他者的單語主義:起源的異肢》(Monolingualism of the Other, or, The Prosethesis of Origin, 張正平譯,2000,台北:桂冠,英文版1998,法文版1996)。我還記得,這本書還沒有丟掉,是因為要肩負某種使命的。

嚴格來說,我沒有看過這書,看過的,只是一頁半的《譯者序》。是譯序的第4段,使我的閱讀戛然而止。或者,這樣說太不William Glasser了,我該說,讀到了第4段,我選擇立即停止讀下去。

第4段的魔力,是夠格在這裡抄錄下來的(也見附圖):

「如果語言有任何功能,這個功能就是把『無』變成『有』,也可以說是把『消失』轉化成『存在』。在此,消失至少有兩個涵義。第一,語言消失在語言進行敘述之中,就如同形式在內容出現時失去蹤影,也好像內容在形式的制約中脫落了內容的自主與獨立。第二,語言消失在語句發生之中,就如同生死消失在生死替換之際,就如同時間被月的流逝所吞食。換言之,語言消失的現象,不外乎語言消失現象的消失。在消失之中,消失也成為一個消失現象。但消失現象的現象,不外乎消失的原本。消失現象即消失,消失現象在消失之際消失自己,消失即消失。」(頁XII)


我不懂法文,也看不明白英譯本,才買來譯的,可是,當年讀譯至此,我大抵明白,我不是不會明白這類文字的,明白發生在不明白發生之際,在不明白轉換成為明白之際。

然後,我開始與諸如此類看不明白的論述絕緣,讀到、聽到或看到許多類近的論述,我倒在內心報以欣喜的尊敬,不容易呀,這門子的學問!所以,書雖然沒有看完,我還是保留了下來,放在常用書的書架上,提醒自己,對此,我竟曾經想過入門。(200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