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05

促進學習的評核,向大學取經

評核是各門教育學科的顯學,因為評核的主要功能在於判別學習是否達到標準,如同法院的判決,影響巨大。在國外,升學就業競爭相對較小,但評核的地位仍然重要;在中國(以至東亞),升學壓力之大,社會攀升之難,益使評核風險增大,如此便塑造了「應試文化」。

大學一年級時,從高年級學長聽來一句「不用怕考試,教授不會肥人」之類的話,所以全無應試之心。我是應試文化的產物,在中學會考的一年吃過「讀書不為考試」的苦頭,之後改為緊緊把應試和讀書劃上等號。沒有應試的目標,自然以為也不必讀書,結果,一年級期中,歷史科的一篇小型論文寫得差極,被教授召去訓話,他警告說,成績繼續若此,必定升不了級。

這時我才知道學長的話只說了一半,「不用怕考試」不表示不要用功做好平時的功課,慢慢,更開始明白,做好平時的功課,就不用怕考試了。我記得,到了學位畢業考試,其中一道題目限定了作答的角度,我並不同意這個角度,於是花了相當的篇幅提出質疑,反對題目的角度,然後就自己認為應採取的進路作答。學長那句話竟然是真的,這次考試的成績我仍然及格。

做好平時的功課,可以讓學生啃出求學的滋味,大中小幼皆如是。不過,平時功課也不是沒風險的。大三時提交過一篇期中論文,負責批改的導師竟然不明白論文中的理論,還露了底,以早給學術界否定的錯誤概念作為評改的標準,寫下了使人啼笑皆非的按語。我看著發回來的論文,心想這回一定不及格了。不過,原來,按「批改作業心理學」,「無料到」的導師也不會「肥人」的,對自己不明白的作業的安全評分,是中庸或中上的評分,評為不及格,只會徒惹爭議,萬一自暴其短便大事不妙。
 
如果說總結性的評核是終審裁決,則平時學習過程的評核便是終審前各級法院的判決,的確有可能被修正而有所爭議的,這不但是評改者關心的問題,也與學習也有莫大關係。其實,如果學生不把教師發回的評核成績視為必然,反而會提出反對、詰難,評核已在促進學習了。

有人說,學生聽課聽得笑了,表示他已聽課;同理,我會問:學生若要反對教師的評核,是否表示已在思考了?按此類推,給學生一個反對的機會,也就是說,讓學生參與評核自己的成績,是否已在促進學生學習?
 
香港教育學院的梁佩雲和張淑賢編著的《導向學習的評估:教育實務匯編》(香港大學出版社,2007年)共載列卅五個在各大學中應用過的評核實例,箇中不少就引入學生自評的元素。例子雖然在大學應用,但對中小學也有參考價值。我經常以為,我們長期在應試文化中沉浸,若要施行更多的促進學習的評核,是要向幼兒教師取經的,梁張二氏這本書出版後,我們學習的對象可以推展到大學教師了。

(原刊《教協報》519期,2007.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