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本盛
教育改革,本來不是專有名詞。日新又新,改革早已有之,我用「教育改革」作為關鍵詞往中文大學的圖書館查一查,有紀錄出版日期的最早一種,是1945年陳果夫著《中國教育改革之途徑》,至於更早的,也不必多說,即可看到教改不自今日始。
然而,為了便於個人考績紀錄上的記帳,與其說自己的工作不過是歷史洪流上的扁舟,則不如形容為開創歷史的破冰巨輪。因此,推動教改,首要工作是鑄造新詞,「樂善勇敢」是為一例。當年此詞一出,有如教育的嶄新價值,德智體群美也得靠邊站。教育署位於胡忠大廈十六樓的一個署長常用會議室,很快的掛上了一幅「樂善勇敢」橫匾,與室內歷位署長芳名的木刻相對,一面是新貴的堂皇標誌,一面是歷史的忠實紀錄,充滿戲劇效果。
新詞與舊詞混用,竟然也產生了把舊詞收歸己有的效果,於是,「教育改革」,彷彿成為現今當政者旗下的一個專有名詞。12月5日星島日報記者郭玉蘭發表的關於官校教師自願離職計劃中,報道「換血」的條件時,就列出「未能跟上教改步伐」一項。
「未能跟上教改步伐」是可堪玩味的一句話。按字面看,這是指方向一致,可惜步伐不同,速度較慢,以致墮後,「未能跟上」。不過,還可以反問的是,為甚麼速度較慢的就形同「壞血」要給換出?於教育改革而言,步伐的快慢,由誰決定,哪才算好?
更重要的是,這是誰的「教改」?若抱日新求進的精神,認同教育改革,卻不認同「教育改革」,則似乎並非能或不能的問題了。要是與能力無關,則又與「換血」並提,其作用莫非又在於把反對者抹黑為力有不逮之輩,借「換血」之名而將之排拒?
本文原載於2004.12.07《教協教育通訊》。